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宋代高僧的一首绝美禅诗,静不下来读一读,让人容而有力量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0 09:08:57    


都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这形形色色的人群当中,你有没有发现,有这么一类人,他们言语不多,但是做任何事情却总能从容不迫,让人放心安。与之深交,也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与常人不一样的从容的力量?

而我们芸芸众生中的很多人,平日里才华外展,口吐莲花,高谈阔论起来,更是口若悬河。可当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当真正遇到困难与麻烦的时候,却又狂躁不堪,心烦意乱,无法静下心来,导致在事情面前一筹莫展,无计可施,把事情给办砸了。

像上面这样的情况,每日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例子不计其数。即便我们事后都知道事情该怎么解决,但是毕竟事后才知,我们毫无疑问地被称之为“事后诸葛”,不仅会被别人耻笑,甚至身边的人也可能会受不了我们而纷纷离去。

面对心浮气躁的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静下来呢?有人说我们应该“修心”。像王维一样,体会“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的自由;或者细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娴静。

又有人觉得,我们应该放开心扉,做到像苏轼“竹杖芒鞋注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一样的潇洒;又或者放平心态,体验“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无拘无束。

这样的话,或许我们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从从容容地做一些我们想做的事,真真正正地做到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面对这样的说法,我不得不说这些友友真的都是好眼光。不过,除了王维的诗,苏轼的词,我觉得宋代高僧的一首禅诗也非常的值得借鉴,这位高僧就是释守净,而他的这首禅诗就是《偈二十七首.其一》。

宋代高僧释守净的这首《偈二十七首.其一》写得相当经典,全诗仅仅四句,且没有一个生僻字,却在不着痕迹中,自然而然地道出了人生道理。静不下心来时,读一读这首禅诗,也许对我们真的有很大的作用!

那么这首禅诗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呢?读了又会让我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呢?现在不妨让我们来品一品:

偈二十七首.其一

宋.释守净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偈二十七首.其一》赏析:

翻遍史书,我们找不到太多的关于释守净的文字,甚至从野史中也难以找到关于释守净的只言片语。在我们所掌握的史料当中,只知道释守净是宋朝的一位高僧,一生留下了很多诗作。

所以我们只能猜测释守净写下此诗的背景:在一次爬山修行的过程中,释守净看到溪水潺潺,怪石作响,流云乱飞,云雀穿行,百草生香,一时禅意顿生,写下了这首充满了禅意的诗,道出从容的力量。

在诗的第一句“流水下山非有意”中,诗人以流水起兴,描述山上的流水顺势而下,并非出于本心,亦非出于本意,而是出于自然而然,顺应天意,因势而为。

而此句的用意在于,我们社会中的人,也应该如流水一般,一切皆应尊重自然,运用规律,因势利导,自然而然,而不是逆天而为,破坏自然,破坏规律。

这既与道家的“天人合一”不谋而合,也与我们现的代哲学思想与哲学理论若合一契,强调了我们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而不是逆势而行,破坏自然,破坏规律,那样的话我们只能是适得其反。

第二句中的“片云归洞本无心”与首句相呼应,说明的也是同样的道理。片片白云,顺风而流,以洞为家,因风而归。一切皆因自然而起,同样也并非出于本心,同样也非出于有意。

高僧运用这两句起兴,使用了“溪水”和“流云”两种自然物体作意象,不露任何痕迹,道出了人也应该尊崇顺势而为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流水”与“片云”相对,“有意”与“无心”相对,真可谓是随处拈来皆是禅意。

当然了,诗中第一二句中的这种顺势而为,不是不为,也不是乱为,更不是逆来顺受,胡作非为,而是强调我们人类应该摸清楚自然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此诗的第一二句,已是经典非常,然而它们却不是诗的重点,它们都仅仅是为诗的第三四句做铺垫,所以本诗的第三四句,才是此诗的重点。

第三句“人生若得如云水”,诗人把人生比作云和水,说人生应该像流云和溪水一样,无心也无意,自然而然,顺势而为,不刻意,也不做作,方为得道。

最后一句“铁树开花遍界春”中的“铁树”又叫苏铁,是生长于我国境内的一种非常古老的树种,遍布于我国南方的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海南及台湾等地。

铁树随处可见,但是要想铁树开花,却是难上加难,因为铁树开花不仅需要合适的阳光、水分、土壤、养料和合适的气候环境。还需要十年以上的树龄,而且一般是几年才开一次花。

这么多苛刻的条件,一般是很难满足的,可以说是几年一遇甚至是十几年一遇。所以铁树开花,一般用来形容美好的事情或者大富大贵等美好的梦想。

这第四句运用铁树开花来说明人倘若如行云流水一般,无心亦无意,不刻意妄为,不胡作乱为。一切皆以自然为本,运用自然,依照自然万物的规律行事,那么成功就是很顺理成章的事。

因此,这第四句可谓是点睛之笔,用铁树开花,说明人应该尊重自然,运用规律,遇事不矫揉造作,不刻意妄为,凡事不执着,不固守,一切自然而然,做到内心平静,心无旁骛,没有半点儿波澜,我们的内心才会产生一种从容的力量,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

如果能够做到如此境界,那么一切都源于自然,归于自然,世间万物不再碍于心,碍于行。遍界铁树开花,也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了。这就是尊重自然,运用规律,顺势而为的结果。

纵观此诗,字词均为简单的字词,遣词造句也极为自然,简单明了,诗中更没用任何典故的晦涩,在用笔上也没有什么高明的地方,但全诗28字却字字珠玑,每一句话都是金子一般的句子。

从结构上看,此诗以溪水、流云为意象,紧接着再把人生比作溪水流云,到了诗的最后又以“铁树开花”作为点睛之笔,真可谓不着痕迹,意境绝美,读之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力量。

在这短短的四句诗中,诗人使用了极为简短的诗句,阐释了人人向往和追求的人生哲理。使得此诗在不经意间,就被人们传诵了几百年,即便是到了今天,人们也仍然把它当作心灵入静的圭皋。

说到此处,让人不得不想起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的千古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与释守净所表达的“人生若得如云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事实上,人生百年,皆应该以一颗平常心面世,将一切看淡;世间万物,我们都应该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正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像高僧释守净一样的禅诗,在我国历史上多如牛毛。它们的存在,让世界多了几分诗意,让人们品味到了与众不同的美,让世人从简单的诗句中明白了很多重要的道理。

阅读像释守净这样的禅诗,我们可能无法从佛法或者道法的角度去体会佛学或者道学的真义。但是我们一定能够从世人的角度,去感受它们给我们带来的美,用我们世俗的眼光或者价值观去体验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含义,感受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无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