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唐代·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释义:仙人为我抚顶,结受长生命符。
这首诗是李白在经历安史之乱后,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回忆起自己往昔的游历和人生经历,写给江夏韦太守的一首长诗。
李白一生对道教思想和修仙之术颇为痴迷,他的很多作品都流露出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对道家思想的感悟。
有一种说法是,这里的 “仙人” 是李白在想象或回忆中遇到的某种超凡脱俗的存在,表达了他对长生不老、超凡脱俗的渴望,以及对人生的浪漫幻想和对自由的追求。
道教文化中,“仙人抚顶” 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表述,代表着得到仙人的指引和启示,获得特殊的能力或智慧。
在仙侠、玄幻题材的小说或影视剧中,有很多围绕这句诗构建出一个关于仙人传授仙法、主角获得特殊机缘从而开启修仙之路或改变命运的故事。
2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千字文·全文》
释义: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这两句话出自《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启蒙读物之一。
《千字文》为南朝周兴嗣所编,相传梁武帝令殷铁石从王羲之书写的碑文中拓下不重复的一千个字,供皇子们学书用。
后因字字孤立,互不联属,又召来周兴嗣嘱其韵之,周兴嗣仅用一晚就编好进呈武帝,梁武帝读之大喜,赐名《千字文》并流传至今。
在一些网友小说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常被用来营造宏大的世界观和古老神秘的氛围。
一方面,它奠定了故事的时空背景。描述在天地初开、宇宙鸿蒙的遥远时代,世界处于一片混沌与原始之中,为后续各种神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此外,一些小说还会围绕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所代表的古老时代展开叙事,讲述那个时期的神话传说以及各势力之间的纷争与纠葛,丰富小说的情节和文化内涵。
3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宋代·黄庭坚《寄黄几复》
释义: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黄庭坚与黄几复是少年时的好友,感情很深。公元 1076 年,黄几复 去了广州四会任县令。
两人这一别,不知不觉十年过去了。公元 1085 年,黄庭坚在德州德平镇任职时,写下了这首诗寄给黄几复。
而在小说中,江湖是一个充满变数的世界,这句诗可以体现出江湖在十年间的巨大变化。
曾经繁荣昌盛的门派在权力斗争中逐渐衰落,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历经磨难后崛起成为江湖中的重要人物;
或者江湖的格局因某场重大事件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无数人在这场风波中命运被改写,以此展现出江湖的风云变幻和世事无常。
4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道经·第五章》
释义: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
这里的 “不仁” 并不是指天地不仁慈、不仁爱,而是指天地不特意去偏爱。
天地是按照自然的规律运行,没有情感和道德意识,不会对人们的善恶行为做出评判和回应。
不会因为个体的好坏而给予特殊的照顾或惩罚,对所有的生命都是公平而无情的。
“刍狗” 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作为祭品使用。在祭祀之前,人们会十分恭敬地对待刍狗,祭祀结束后,则被随意放置在一边,任其自生自灭。
这句话意味着万物(包括人类)在天地面前都是平等的,没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天地对待万物就如同对待刍狗一样,任凭它们顺应客观规律自由生长,又随着时间流逝而自然消亡。
在很多修仙玄幻小说中,这句话常被用来塑造小说世界的规则和世界观。
5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唐代·贯休《献钱尚父》
释义:满堂的花香熏醉了无数宾客,一把利剑横扫两浙十四州。
唐末 “黄巢之乱” 后,社会动荡,大批中原人躲避战乱南迁。贯休也在此时回到浙江老家。
贯休为得到吴越王钱镠的引荐,写下《献钱尚父》一诗。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描绘了钱镠的权势与威望,以 “满堂花” 喻指其门下宾客众多;以 “一剑霜寒” 凸显其军事才能与威严;“十四州” 则大致指代钱镠统治的两浙地区。
钱镠看后十分欣赏,但嫌弃 “十四州” 太过小气,想要让贯休改成 “四十州”。
贯休认为这不符合吴越国的现实疆域,且他可能也意识到钱镠的野心,毅然拒绝了改字请求,还写下 “州亦难添,诗亦难改。闲云野鹤,何天不可飞耶!” 随后飘然入蜀。
这两句诗展现了钱镠的地位与影响力,也体现出贯休的文人风骨,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后人常用来形容人的豪迈气概与卓越才能。
在网文小说中这句诗常被用来营造一种豪迈、壮阔的江湖氛围或展现人物的超凡气势与能力。
在一些玄幻修仙类网文中,此句也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强大的门派或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