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390314亿元,同比增长5.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9.1%,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专家分析指出,我国服务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新动能成长壮大,新业态蓬勃发展,市场预期总体稳定,向新向好态势继续巩固。
延续较快增长态势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主任彭永涛介绍,上半年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2%,比上年同期上升5.8个百分点。从拉动作用看,服务业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9.1%,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其中,二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95172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二季度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至61.2%,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个百分点。6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延续了较快增长态势,服务业发展动能充沛。
企业层面也反映出良好势头。1—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增速连续2个月加快。彭永涛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经营效益良好,利润总额快速增长,企业盈利面持续改善。”
服务消费稳中向好。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比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高0.2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4.9%,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5.5%。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态势良好,上半年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
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升级成为重要的增长点。上半年,旅游游览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平台交易额同比分别增长31.9%和7.4%。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超292亿元,同比增长超20%。演出市场持续红火,上半年全国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长约四成。
新动能彰显新活力
上半年,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的创新突破,有效带动了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1%和9.6%,合计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7个百分点。“以上两个行业增加值合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9.8%,比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彭永涛介绍,二季度,这两个行业增速进一步提升,同比分别增长11.8%和9.0%。6月份,其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1.6%和8.4%,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上半年,新兴服务业加快培育,新动能彰显新活力。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不断深入。1—5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9%和9.5%,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同比分别增长13.4%、11.1%和10.4%。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数字服务供给不断创新优化。1—5月份,规模以上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2%。
高技术服务需求旺盛,带动相关行业投资规模较快增长。上半年,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6%,占全部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比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4%。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
上半年,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位于临界点及以上,均值为50.2%,服务业景气保持扩张,市场预期持续向好。“从市场预期看,上半年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值为56.7%,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彭永涛说。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强调,经过多年转型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提升。从近几个月的先行指标看,服务业景气指数持续保持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这意味着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增长中占比较大的产业会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下半年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稳定支撑。
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也在深入推进。1—5月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32543.6亿元,同比增长7.7%;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执行额保持较大规模,其中维修维护服务、业务运营服务业务增长较快,执行额同比分别增长46.5%和20.7%。出入境便利政策不断优化,跨境流动便捷顺畅。截至6月末,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扩展至55国。服务业对外资稳步扩大开放领域。1—5月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596.4亿元,占全部使用外资总额比重超七成。
彭永涛表示,总体来看,上半年服务业经济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但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进一步稳固。下阶段,要加力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加快发展服务消费,着力提升供给品质,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壮大服务业新质生产力,充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服务业经济持续向好。(记者 孔德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