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讯(记者 韩涛)4月11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副主任杨国梁表示,2025年将重点从医疗卫生城乡融合、深化综合医改、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医药强市建设以及聚焦群众关切的医疗卫生问题等5个方面开展工作。
促进医疗卫生城乡融合和区域均衡发展
鼓励三级医院健全医疗对口帮扶基层各类机制,进一步扩大巡回范围、延长巡回时间、增加巡回人数,面向基层开展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深化城市医疗集团、卫星医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等医联体内涵建设,做实人员、技术、管理、服务“四下沉”。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中医、康复、老年、慢性病、精神等服务,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实现镇街卫生院心电图“一张网”全覆盖、影像“一张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努力让群众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
持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全市“十五五”规划。持续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争创国家级临床研究基地,加快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升级项目。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加强儿科、精神科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新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0个。
积极构建强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积极建设省域公共卫生中心和区域中心实验室。加快推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着力提升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疾控核心能力。抓好季节性传染病多病同防实施干预措施,提高重点传染病防控质效。抓好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等监测和学校卫生工作,稳步推进环境健康风险评估适宜技术试点工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改善人居环境、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等方面拓展工作,让人民群众不得病、少得病。
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快中医药强市建设
持续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加快中医医院项目建设,推进9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2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7个区县“两专科一中心”建设。推进国医大师杨震传承工作室、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及学术流派工作室建设。建成省级示范中医馆45个,建设中医阁100个,新增4个市级中医专业质控中心。开展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中医药干预试点工作。
聚焦群众关切,办好一批为民实事
取消医疗机构“门诊预交金”,开展“无陪护”病房、“无陪护”医院试点,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扩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全市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和9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儿科服务。今年建设3所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3个特殊儿童托育点、5个用人单位办托点、50所公办机构、60所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机构,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8个。全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达到85%。完成适龄妇女“两癌”筛查20万人次以上、0-6岁常住儿童孤独症筛查60万人次以上。实施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儿童口腔疾病防控监测和干预。
编辑:婧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