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黄云龙: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乡亲 实干铺就乡村振兴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8 10:07:00    

全媒体记者 勇生存 张静

自驻村以来,他脚踏实地、坚守初心,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真正让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昔日的贫困村一步步蜕变为今天的文明村、幸福村。他就是驻马店市交通运输局派驻上蔡县杨屯乡杨仕位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黄云龙。

9月7日,记者走进杨仕位村吉友玩具厂的加工车间,30多名村民正熟练地操作缝纫机,将五颜六色的绒布缝制成形态各异的毛绒玩具,一派忙碌景象。

“在黄书记的大力帮助下,2024年我们在杨仕位村建起了毛绒玩具加工车间。从项目引进、落地到全面投产,黄书记全程协调沟通,在厂房建设和资金方面都给予了重要支持。目前企业运行良好。”上蔡县吉友玩具厂负责人梁震华说。

杨仕位村是市交通运输局的结对帮扶对象。2020年,黄云龙从同事手中接过驻村帮扶“接力棒”,成为该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深入调研走访,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为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经多方协调,我们为村里新修了一条宽4.5米、长700米的主干道,并对部分路段进行了加宽。全村177眼机井已排查整修完毕,我们还积极推进沟渠联通项目,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黄云龙说。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黄云龙与村“两委”班子共同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通过积极争取县衔接资金100万元,建成“杨仕位食用菌基地”,并鼓励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

村民孙建告诉记者,今年他种了100多亩红薯,品种是由省农科院引进、经黄书记牵头从商丘引进的。这个品种质量好、产量高、出粉率也高,非常适合深加工制成粉条。

“自黄书记到村后,村‘两委’班子更加团结,一个个项目接连落地,村集体经济不断提高,环境越来越美,老百姓腰包也越来越鼓,大家都非常认可他。”杨仕位村村委委员张九灵说。

在黄云龙的带领下,杨仕位村不仅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昔日的落后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幸福村。(编辑 詹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