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做实“一巡多效”服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22:04:00    

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昊

“现在开庭。”

4月10日上午,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国际商事法庭法官沈红雨敲响法槌,一起外国股东诉中国股东、董事等的出资纠纷案件,在上海国际商事法庭公开开庭。

《法治日报》记者从最高法民四庭国际商事法庭协调指导办公室了解到,本案原由上海法院受理,因案件疑难复杂,最高法第二国际商事法庭依法提级管辖,并赴上海开展巡回审判。这也是最高法国际商事法庭今年巡回审判的首起案件。

2024年,最高法深化推进巡回法庭工作机制改革,进一步强化最高法审判机关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的功能。

最高法提出实现“一巡多效”的工作要求,通过巡回审判,既促进实质解纷,同时开展调研,也帮助巡回区法院提升审判能力,发挥普法作用。涉外涉港澳台等案件纳入巡回审判范围后,最高法国际商事法庭如何落实“一巡多效”要求,效果如何?记者旁听庭审后进行了跟踪采访。

示范庭审

本案中,外国股东为原告,中国股东为被告一。双方于2016年合资成立的某合资公司,以第三人身份参与庭审。被告二为自然人,曾任合资公司董事,同时任职于被告一母公司。被告三为被告一母公司。

原告主张被告一、被告二、被告三通过关联交易抽逃出资,向法庭提出被告一补缴抽逃出资约2.9亿元及抽逃出资期间造成的资金占用损失,被告二、被告三对前述款项承担连带责任等诉讼请求,并陈述了事实和理由。被告当庭进行了答辩,不认可原告的主张并陈述了理由。第三人发表了陈述意见。

“原告,合资公司章程中规定,重大收购和资本运作属于董事会决定的事项。你方主张的案涉关联交易是否属于章程规定的需由董事会决议的事项?”

“被告一,原告主张相关巨额资金转款都属于关联交易,需要通过董事会决议,你方是什么意见?”

“原告你主张的总额约2.9亿元的关联交易,每一笔资金都是被告二审批的吗?”

“被告二,你审批交易资金时,是以哪个公司、什么职务身份履行职责?”

……

法庭调查环节,在审判长主持下,合议庭向各方发问。各方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充分发言,他们之间多年来在经营合作过程中的情况及分歧逐渐呈现,各方还提及既往在中国法院和外国法院都曾提起关联诉讼。

随后,专家辅助人来到庭审现场,对其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中有关审计工作情况回答了法庭询问和各方询问。此后,各方当事人又进行了法庭辩论并做最后陈述。

“双方在经营合作过程中产生裂隙,如果不能很好化解矛盾,未来可能在中国和外国产生更多诉讼、仲裁案件。各方当事人是否同意调解,寻求更好的解决纠纷方案?”庭审结束前,审判长向各方当事人询问了是否接受调解的意愿。

记者注意到,多位外籍人士旁听庭审,他们关注着旁听席两侧同声传译系统屏幕,各方中文发言即时转换成英文显示在屏幕上,实现了全程无障碍庭审旁听。

诉讼便利

最高法国际商事法庭如何选择巡回审判的案件?选择本案示范庭审有哪些用意?

“最高法国际商事法庭针对参与诉讼人数众多案件、系列关联案件,要求合议庭‘应巡尽巡’,就地调查、就地询问、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努力在当地实质性化解纠纷。”沈红雨说,此外,本案中双方当事人、第三人住所地分别在上海、南京两地,开展巡回审判能够进一步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便利。

“本案涉及中外合资企业经营过程中股东权利边界、关联交易、抽逃出资等涉外商事纠纷典型问题。”本案审判员、最高法国际商事法庭法官郭载宇说,示范庭审有助于地方国际商事法庭审判能力提升。

本次庭审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外籍专家、上海法院法官代表以及高校师生代表等旁听了庭审,他们对庭审有哪些印象?

“庭审展现了我国涉外商事审判的专业高度和国际视野,为同类案件审理树立了标杆。”旁听庭审的全国人大代表李丰对记者谈及感受时说,上海国际商事法庭刚设立不久,最高法第二国际商事法庭就来示范庭审“现场教学”,希望上海国际商事法庭以此为标杆办出精品案件。

“这是最高法国际商事法庭首次邀请境外法律界专业人士旁听庭审。希望未来邀请专家旁听国际商事案件能够成为‘惯例’。”最高法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范思深说。

近年来,我国建立了诉讼与调解、仲裁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本次开庭还邀请了仲裁机构、调解组织等观摩庭审。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中国法庭旁听庭审,庭审彰显了中国司法机关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务实行动。”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调解员、塞尔维亚工商会驻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莲娜说。

“这是一场规范、严谨、高效的示范庭审。”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意大利NCTM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杨慕华向记者谈及他的感受时说,最高法国际商事法庭法官娴熟的庭审驾驭能力令人印象深刻,证据质证与法理阐释非常值得学习。

“庭审展示出国际商事审判公平公正、充分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实质解纷等司法理念。对法学院校师生而言,来到庭审现场旁听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学院常务副院长冷静说。

“一巡多效”

4月10日下午,郭载宇展开了案件调解工作。与此同时,上海国际商事法庭“衡石·SHICC 涉外法治讲坛”首讲举行。

沈红雨围绕“切实加强新时代涉外审判工作 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作了专题讲座。

在两小时的讲座中,沈红雨系统阐释了涉外法治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全面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涉外立法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人民法院涉外审判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沈红雨还讲解了持续深化涉外审判体制改革要重点推进的十个方面。结合案例从宏观战略和微观实操两个层面,深入剖析司法在积极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的关键作用。

来自上海法院、行政机关、行业协会、仲裁机构、调解组织、律师协会等单位的代表以及高校师生代表聆听讲座,部分代表向记者谈及他们的收获。

“上海国际商事法庭正在着力推进制度机制改革创新,讲座为加强和推进法庭建设提供了具体指引。”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吴金水说,讲座中提及运用高质量协同发展路径推进国际商事法庭建设、精准施策加强涉外人才培养等建议,兼具理论“锐度”和落地可能,值得认真学习。

“讲座对涉外法治建设成果‘全景’式的讲解,使我对仲裁机构在国际商事解纷中担负的责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仲裁机构将与人民法院、调解机构等各方一道,在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方面形成合力。”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秘书长王唯骏说。

4月11日上午,最高法民四庭、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在华东政法大学就民事诉讼法涉外编司法解释的修改进行闭门研讨,听取专家意见。与会专家对草案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多个关键性条款,提出了进一步修改或完善建议。

“民事诉讼法涉外编司法解释草案有许多亮点,既充分吸纳了我国司法实践中多年积累的有益经验,又适当借鉴了相关国际公约中的成熟制度,对于进一步完善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依法约定管辖、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等具有重要意义。”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杜涛说。

当天下午,郭载宇为华东政法大学师生对民事诉讼法涉外编修改条款进行解读。

两天中,大家对最高法国际商事法庭开展更多巡回审判表达了期待。最高法民四庭国际商事法庭协调指导办公室主任龙飞说,最高法国际商事法庭将持续一体推进涉外商事案件办理、条线指导、调查研究、涉外业务培训,实现“一巡多效”,服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