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位军校教员的“无人”航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06:27:00    

其曼古力正在维修无人机。杨欢/摄

天山脚下,夕阳西下,陆军边海防学院乌鲁木齐校区某教研室内依旧气氛热烈,一场关于“智慧边防建设如何持续深入推进”的讨论会正在火热进行。一轮轮思想交锋中,新的教学思路在教员其曼古力的脑海中慢慢成型。

作为该校无人机领域的教员,近年来,其曼古力立足边防瞄向战场,深研无人技术应用,为基层一线部队培养出诸多无人机专业人才。其曼古力说,自己的梦想就是“倾囊相授,为边防部队培育更多的无人机指技人才,让边防官兵像雄鹰一样巡逻在祖国边防线上”。

“用无人装备守护边疆”

在其曼古力眼里,祖国的边疆很美,是她想要“飞”起来守护的地方。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时,其曼古力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现场聆听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感到无比激动。

事实上,建功边防是其曼古力打小的心愿。出生于军人家庭的她,从小听着祖父剿匪平暴荣立三等战功的故事长大,又跟随父亲走访调研,为少数民族群众宣讲政策法律,深受红色家风的影响。

2010年大学毕业时,上海一家公司向其曼古力发出邀约。与此同时,乌鲁木齐边防干部训练大队面向大学生招收少数民族教员,其曼古力正符合要求。

“到军校工作,为部队服务。”抱着这样的信念,其曼古力拒绝了上海的工作,选择参军入伍。从此,扎根边防、守卫边疆成了其曼古力的唯一目标。

来到大队后,其曼古力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担任校史馆义务解说员和共建单位小学课外辅导员。她充分发挥掌握4种语言的特长,迎接驻地党政军警民参观见学数百次,常年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在传播党的声音时,每当看到人们受教育、有触动、起变化,我就感到很充实,很幸福。”其曼古力笑着说。

2021年7月,其曼古力作为陆军首批星火燎原基地当兵代职干部中的一员,来到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锻炼。这一次,她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边防第一线。

其曼古力的第一站是三角山哨所,这里临近国门,地处北疆边防线的前沿。站在哨所上,能看见中蒙界河蜿蜒流过。

在这里,其曼古力和官兵们一起训练巡逻,很快打成一片。边防生活的艰辛让她深受触动。“边关虽苦,但大家精神上很富足。”其曼古力动情地说,“巡边护边十分艰苦,他们却深感光荣,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作为一名无人机女飞手,更是一名从教十余年的军校教员,其曼古力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党的二十大后,无人智能作战领域研究成为前沿课题,其曼古力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扎根边防、建功边防,“用无人智能装备守护祖国边疆”。

让教学贴近部队一线

粗犷连绵的群山之中,一场红蓝对抗训练正激烈进行着。一架无人机升空侦搜蓝军重要目标,地面指挥台上,其曼古力紧盯“战况”,对学员的情况处置展开评估,不时对“一人一案”作出针对性指导和调整。

如今,其曼古力已是学校里的无人机领域专家,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2018年该校区启动边防无人机运用课程建设时,其曼古力第一个报名,参与组建专业教学团队。

经过层层选拔,其曼古力与其他5名教学骨干被送到厂家学习。从飞行理论、机器构造,到模拟训练、小飞机试飞,再到多旋翼无人机实操,仅用3个月时间,其曼古力就熟练掌握了无人机操作使用、故障排除、保养维修等多项技能。她还成功考取了中国民航局组织的首批飞行执照,成为全军首位少数民族“女飞手”。

返校后,其曼古力开始投入到《多旋翼无人机知识及边防操作应用》教材的编写中。然而在实地调研时,她发现,在高原研究和使用无人机与其他地方不同,可谓困难重重。

在高原,因为环境原因,无人机的状态不稳定、续航能力变差,巡航情况易受影响。其曼古力感到,仅教授无人机操作已不能满足边防部队的使用需求,必须尽快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

在收集大量问卷反馈后,其曼古力针对具体问题,逐一探索研究解决办法。她参与编写《军事共同课目训练》著作,取得《教学质量多元反馈系统》等7项专业相关软件著作权和3项教学成果,参与研究“双模自动化车载旋翼无人机系”,论证挂载抓捕网、报警器、催泪弹等方案,提出面部甄别、精准打击、抢险救灾、障碍规避等设想,十余门课程完成实案化改造,多项教学法被纳入基础教材。

去年,为了提升无人机实操经验,其曼古力又一鼓作气,考取了民航局颁发的无人机超视距驾驶员“女机长”飞行执照。

不久前的一场“边情”演练中,快反分队与某型无人机紧密结合,展开了清剿行动。演练结束后,其曼古力指出,虽然行动效果很好,但在无人机支援进攻时,分队与其配合还不够默契,没有将无人机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随后,她与教研室的其他教员将暴露的问题备注好,并决定在某课程中纳入重点教学。

在其曼古力看来,教学内容要与部队练兵实际接轨,接收部队最新演训成果,在贴近实战上下功夫,这样才能真正为部队服务,培养打仗人才。

除了内容,教学模式也是她主抓的重点。其曼古力一边打造精品课程,一边着眼于任务实际,在教学模式上探索创新。

其曼古力的教学思路得到了学员、院校专家和教研室同事们的一致肯定。谈起工作,她自豪地说:“越贴近部队、贴近训练场,我心中的底气就越足。”

为战场育人才

空中战机、水面舰艇、导弹发射……兵棋赛场上,红蓝双方紧前调度,“战场”态势瞬息万变,交锋于指尖。在经历近百场对决后,陆军边海防学院代表队取得全国兵棋推演大赛团队一等奖。领奖台上,担任领队的其曼古力被学员们簇拥在中间。

备赛期间,其曼古力常和学生们围在一起研讨,完成了大量跨学科专业学习,不断拓展综合能力。参赛队员艾力亚尔对其曼古力的教学感触很深,在他看来,团队能从几百支队伍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其曼古力的辛苦付出,因为她“不放弃每名学员”。

艾力亚尔记得,在学校里,其曼古力主讲的边防无人机运用课程很受学员欢迎。然而当实际接触后,艾力亚尔却发现这门课的理论晦涩难懂,不禁打起了退堂鼓。

很快,其曼古力看出了艾力亚尔在学业上有点吃力。第二天,她塞给艾力亚尔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她自己学习无人机理论的心得体会。

其曼古力知道,自15年前走上讲台的那一刻,她便与国防教育事业紧密相连。作为一名军校教员,她深知“必须肩负起为军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神圣使命”。

在日常教学中,其曼古力一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她精心设计每堂课,将复杂的军事理论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讲授“现代战争中的无人技术应用”专题时,她不仅详细解释了无人机基本概念和原理,还通过分析近年来国际上几场重大军事冲突中的案例,让学员们深刻理解无人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关键作用。

除了常规教学,其曼古力还致力于创新教学形式。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员进行互动式、沉浸式学习,极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不能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其曼古力说,这些年,面对军事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她一度产生巨大的本领恐慌,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催促着她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钻研教学。

其曼古力珍惜每一次走出校园的机会。她频繁开展实地调研,向一线官兵请教,结合部队练兵实际实时更新课程内容,探索如何为课堂增加“硝烟味”“含战量”。

今年,其曼古力在课堂上增加了穿越机应用教学。来自新疆塔城某边防连的学员徐耀,带来自己亲手组装的赛级穿越机。他兴致勃勃地向其曼古力展示,然而其曼古力发现他的穿越机飞行虽然速度快,但续航能力差。

在电池电路改造、遥控器信号接收器升级等方面,其曼古力给徐耀提出了一系列改装思路,并指导提供了一些改装办法。果然在改装后,这款机器性能大大提升。

徐耀的经历让其曼古力意识到,课堂也可以是学员的创新基地。自此之后,她以人才能力需求为导向,整理出学科专业技能列表,构建进阶式课程搭配矩阵,制订并报送多份人才培养分析报告,鼓励部队和学员深入参与课程体系构建工作,为实现军校与部队需求的精准匹配提供思路。

同时,她还注重把教学成果与学生创新思路相转化,探索多元化双创能力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学员创新意识和实操水平。5年来,她连续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共取得一、二、三等奖20多项,实现了专业学习和应用实践的良性互动。

如今,伴随着飞控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专业人才成长链路得到进一步优化。让其曼古力最欣慰的是,在她的教导下,越来越多的学员在重大演训任务中崭露头角,逐渐成长为基层一线的中坚力量。

宋鹏 巴晨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17日 06版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