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每日邻声】幸福,从社区工坊里溢出来~小就业基地一年32期培训让800余人受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13:00:00    

手工编织、视频直播、切片剪辑……进入7月以来,沈阳市和平区新华街道砂阳北社区幸福创益工坊里课程内容满满、课堂氛围热烈,师生间的一句句对话中、手把手教学的一幕幕场景里,充满了工坊带给居民们的切切实实的温暖与握在手中的希望。

截至今年7月21日,幸福创益工坊这个开在社区里的小就业基地成立整整一年时间,32期培训让800余人受益,5家企业匹配辖区就业困难群体以及灵活就业人员175人,培育扶持创业带头人3人。

办一个工坊

为居民就业谋出路

“现阶段我得在家看孩子,想找一份灵活的工作补贴家用,社区这边能帮我介绍一份家门口的工作吗?”“你看,我只是下肢不方便,但是没有其他问题,我想赚点钱,让生活宽裕一些。”……

一年以前,不断有就业困难群体向社区提出这样的需求。如何为他们探索出一条增收路径来?和平区政协委员在进行基层调研后,提出了“尝试创办一个‘幸福创益工坊’,让居民在家门口学技能促增收”的想法。区政协委员在基层调研中给出了一份建议。

2024年7月21日,区政协对接众诚公益服务中心的培训老师来到社区,为就业困难居民、低收入群体开展首次手工艺技能培训。随后,编织、刺绣等培训老师先后来到课堂上,对居民开展技能培训。

居民做出来的工艺品怎么转化成实打实的收入?工坊里的创业带头人小欣告诉记者:“社区为我们搭建帮扶平台,爱心企业免费提供培训和原材料,合格作品统一回收,让学员们再不用担心原材料采购和成品销售问题,现在只需要安心投入到手工创作中。”除了爱心企业回收,社区还通过便民服务大集、公益直播间等多种方式找销路,将手工艺品加工、销售环节延伸到居民身边,带动辖区困难群体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学一项技能

居民有了更多获得感

社区居民孙女士是一位残疾人,在工坊中学习了刺绣的技能。“现在自己制作的作品可以获得收入、补贴家用,不仅减轻了家人的经济负担,更让我感受到了快乐和价值感。”孙女士说。

更有居民在工坊里学会了直播、视频剪辑和AI创作,通过这些技能在网络上直接创造了收益。不仅如此,社区还帮助有创业需求的居民注册个体工商户,支持他们自主创业。一年中,通过工坊孵化注册了13家个体工商户。就在上个月,幸福创益工坊还进行了升级,结合VR直播模式拓展培训内容和培训范围,培育更多创业带头人。

砂阳北社区党委负责人介绍,接下来,社区将促进更多资源深度融合,通过“1个就业基地+N个培训中心+M个家庭工坊”的模式,逐步探索出一条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作联动的就业帮扶体系,为就业困难群体在“家门口”铺出一条就业创业的幸福路。

沈报全媒体记者:刘洋 实习生张理哲

编辑:杨思雯

责任编辑:刘新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