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讯(记者 袁晨)4月8日,西安市委宣传部、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化六个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安市生态环境局督察专员刘长宏通报2024年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及2025年重点任务。
“相比2023年,破坏秦岭生态环境问题数量下降24.36%,行政案件立案查处下降52.21%。秦岭区域10个饮用水源地和58个峪口水质实测达标率100%。”刘长宏表示,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摄像头监控、无人机常态巡察等,初步实现了森林火情预警、水质检测、地质灾害多场景监管融合。
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完成10家低绩效水平涉气企业搬迁改造提升,新增光伏装机92.17万千瓦,全市集中供热面积和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占比较2023年有明显提升。2024年优良天数241天,同比增加13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4天,同比减少14天;PM2.5浓度4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10.4%;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75,同比改善8.24%,19个区县(开发区)均实现了同比改善。空气质量重点城市排名进位、重污染天、PM2.5浓度等3项指标均达到目标要求。
水环境治理方面,完成3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和20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5.3%;6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其中Ⅱ类水质占比提升至50%,4个国考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100%。
绿色发展方面,全年竣工绿色建筑面积占总竣工面积97.66%,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38.47%。累计创建绿色工厂270户、绿色供应链16家。累计建成运营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1178个,分拣中心16个,全年回收再生资源近300万吨。全市32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年处置能力达到2480万吨。
刘长宏表示,2025年市生态环境局将聚焦三大重点任务。
秦岭保护再升级,完成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智慧化监管总体规划,全面提升秦岭保护“空天地网”一体化监管能力,加快建设秦岭终南山公园,统筹推进秦岭文化展示中心、秦岭大熊猫繁育科研基地建设和秦岭野生动物园功能提升,充分挖掘秦岭生态和文化价值。
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围绕77项年度重点任务,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计划完成30个行政村污水治理及20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落实碳排放双控制度,新建公共机构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0%,推进西咸新区国家级试点及3个省级低碳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