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奋发有为冲刺“三年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0:10:00    

阳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图为百越池桥。江高铭 摄

近年来,阳春市交通条件更加便利。梁文栋 摄

阳春市大力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陈建华 摄

■开栏语

漠水长流,春山竞秀。从春州大地的产业焕新,到漠阳江畔的生态蝶变;从镇域经济的“强筋健骨”,到和美乡村的“毛细血管”重塑——当前,阳春市正紧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机遇,大力探索县域经济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的特色路径,绘就一幅幅破局求新、逐高向强的奋进图景。

一程山水一程歌,漠阳江畔启新程。2025年是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为记录阳春这片热土上涌动的改革脉搏,探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阳春密码”,即日起,阳春市委宣传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阳江记者站、阳春市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争先百千万·春州“新”景》栏目,敬请垂注。

三年,足以让一粒种子破土成材、一座新城拔节生长、一方热土焕然一新。而对阳春来说,三年既是时间的刻度,更是奋进的标尺。

2022年12月,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对于阳春来说,这既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跨越发展的良机。

已见繁花满枝,更需勤养深耕。2025年是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当前,阳春市正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阳江市委“433”工作安排,坚持锐意改革、继往开来,锚定“决胜‘123’,争先‘百千万’,实现‘十突破’”目标,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出新出彩,让城乡蝶变不断发生,为未来发展书写无限可能。

●南方日报记者 罗天

通讯员 春融

锐意改革 以“变”的思维谋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阳春市松柏镇横岗村委会石寨村,只见“点状供地”先行试点项目建设正一片火热。松柏镇是农林业生态发展镇,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和物流产业是其重要发展方向,但松柏镇山地多、平地少,如何解决项目用地成了“老大难”。

“当时,阳江市自然资源局挂点松柏镇,大家商讨后,提出可以通过‘点状供地’来解决用地问题。”松柏镇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这一模式下,项目采用“转征分离”“只转不征”方式办理用地报批手续,以集体建设用地返拨的方式进行供地,盘活了低效、零星、分散的用地,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经过研究,确定了松柏镇横岗村石寨经济合作社农产品物流园项目用地面积25.67亩、松柏镇横岗村新屋经济合作社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项目用地面积28.68亩,仅使用54.35亩的用地指标就满足了2个项目的用地需求。阳春市“点状供地”相关做法还入选了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阳春市大力实施点状供地,有效解决乡村用地难题,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致富。阳春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刘粤兴表示,这一做法让“小地块”实现了“大发展”。

在阳春市石望镇香水柠檬种植示范基地内,香水柠檬树郁郁葱葱,散发阵阵香气。2018年8月,石望镇香水柠檬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徐志成立了阳春市香柠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带动了全镇及周边镇共5013户农户种植,全镇种植柠檬面积1.65万亩,每年帮助村民销售柠檬鲜果2000多万斤。

“合作社种植的柠檬,香味浓厚,且四季都可收成。目前,公司正大力发展柠檬深加工产业,主要产品有柠檬即食片、柠檬干片、柠檬膏等。”徐志说。而这也带给徐志另一道难题——延长柠檬深加工产业链,地从何处来?

不久前,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得益于阳春市“点状供地”政策,一块约30亩的“小地块”让徐志的蓝图落了地。

阳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阳春市充分发挥“点状供地”的灵活性,从实施方案编制、规划论证到用地批复,全程可节省时间90多天,大大提高供地效率。

改革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阳春市的“点状供地”探索正是当地锐意改革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阳春市大抓深化改革,让发展动能活起来。集成式改革文章全面推进,有序开展春湾镇“市—镇扁平化管理试点”,大力推广入选省级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的农业生产托管本土经验,推行“点状供地”,破解乡村振兴项目落地难题。村集体经济突破提升,2024年新增富民兴村公司13家,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20万元以上,新增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39个,其中达100万元以上的7个,总收入同比增长53.16%。其他重点改革落地见效。打造阳春市未来乡村发展试验区,稳步推进“一基金三中心”建设,为加快优质项目招引、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机制。

融湾入圈 以“动”的姿态强产业

阳春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漠阳江中上游,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城市群的黄金通道。阳春深知,只有坚持“融湾入圈”,才能推动产业攀高向新。

3月27日,广湛高铁首条接触线在新兴南至阳春东站区间成功架设,标志着广湛高铁四电工程接触网专业线索架设施工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据悉,广湛高铁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以及时速350公里沿海铁路客运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将极大缩短阳春市在内的粤西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民众出行带来诸多便利。

跳出阳春谋阳春,更需要优质的交通。近期,广湛高铁阳春段铺轨进入最后冲刺,项目不断提速;阳信高速土建8标桥面铺装基本完成,预计今年通车……重点交通项目捷报频传,为阳春更好地“融湾入圈”提供支撑。

记者获悉,位于阳春市春湾镇、合水镇境内的阳江阳春润龙风电场一期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其中升压站土建施工完成约30%,风机基础施工完成67%。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阳江阳春润龙风电项目部生产经理徐水生介绍,一期项目总装机容量是100兆瓦,建成之后可利用小时数约2000个小时,预计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2亿度左右,项目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产业发展是做强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阳春市深入推进“5+2”工业产业培育提升工程,推动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出好实招建平台。2024年,阳春市累计建成标准厂房15.1万平方米,实现企业“拎包入住”;加快“一园三区”建设,投资1.8亿元完成马水片区和新吉片区道路及排水建设等基础设施和七星泵站改造、污水处理厂配套设施项目;新增入园区项目15个,落地项目数位列阳江市第一,其中“5+2”工业产业集群项目13个;阳春新钢铁为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多个国家超级工程提供高强钢筋超45万吨,擦亮“阳春制造”品牌;诚和年产3万吨水产品深加工项目稳步推进,预计于2025年5月正式投产,年生产量可达3万吨,预计可提供800至1000个就业岗位。

优质营商聚投资。2024年,阳春市以深化“营商环境年”建设为主抓手,增设“快办窗口”,实现最快5分钟办结单笔业务;成立“一站式涉企服务岛”,组建招商引资、融湾入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三支突击队”,2024年促成签约投资额超30亿元的上海海神机器人等产业项目34个、计划投资总额201.46亿元,超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其中“5+2”工业产业集群项目24个,投资总额110.46亿元。

深度融合促文旅。坚持以农促旅,培育八大精新特优产业,2024年春砂仁、阳春坚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鳜鱼孵化苗种占全国七成以上,新增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入库级)2个、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1个。坚持以文促旅,打造(高流河墟)竹文化·春风竹里等主题驿站6个,举办梁镇南将军府炮会、高流河千年古墟等民俗非遗文化活动,吸引各地游客约63万人。坚持以商促旅,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申报第一批省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县,发放600万元消费券拉动消费约2090万元,举办重阳古墟暨中草药展销活动等5场展销会,累计签约总额超7亿元、销售总额约3300万元。坚持以体促旅,致力将鸡笼顶越野赛打造成为“华南越野第一赛”,积极承办省龙舟锦标赛、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大型体育赛事。预计2024年接待游客233.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6%、11.9%。

城乡蝶变 以“美”的标准优环境

3月27日,阳春市城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工程启动。据悉,该工程项目以实现雨污分流制为目标,通过新建污水主管网、修复管道缺陷、完善雨污分流系统,构建全新的污水治理体系,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管径0.3米至1.5米的污水管网109.02公里,修复缺陷管道234处,将覆盖阳春城区河东、河西两大片区,总面积达27.88平方公里。

该项目是阳春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工程,建成后将缓解阳春城区污水收集管网覆盖率不足、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让城市更美更宜居。

这是阳春市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而同样的变化,也在阳春的广阔乡村不断发生着。

阳春市合水镇地处春北山水画廊示范带,阳春市7条农房风貌示范带中,有3条途经合水镇。近年来,合水镇大力推进农房风貌整治,特别是沿国道234线提升优化房屋外立面,不仅让房屋外观看起来更加精致,还提高了房屋的防水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合水镇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24年8月以来,合水镇已完成农房风貌提升913栋约22万平方米。近年来,阳春市大力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目前全市完成农房风貌管控提升3400多栋,其中农房风貌示范带内完成提升2600多栋,以农房风貌管控“小切口”推动宜居城乡颜值“大提升”。

此外,阳春市强化镇村房屋规划建设管控,坚持抓点连线带面,规划建设了7条“绿美阳江、宜居城乡”风貌示范带,分别途经阳春市12个镇(街道),73条行政村(社区),开展包括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存量农房微改造等4个重点建设任务,推动全市形成协调有序、特色美观的城乡整体风貌。

其实,更多城乡蝶变,正在阳春的“面子”和“里子”间同步发生——

抓好城乡风貌,让人居环境美起来。抓好城乡环境建设,2024年开展了“百千万工程”夏季攻坚大行动,进行全域环境整治,累计清理农村垃圾5.1万多处,整治“六乱”8万多处、危破房2900多间7万多平方米,纠治路域违法行为2700多宗。抓好绿美生态建设,开展“城乡党建双联双促”活动,2024年筹集捐款900多万元、树苗8.7万株,植树21万多株,占阳江市40%以上,创建省“美丽庭院”村1个、美丽庭院3655户,其中省“美丽庭院”20户,“猪血木公益诉讼保护案”走进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中国角”。抓好典型镇村培育,围绕典型镇“1+4+7+9+N”建设要求和典型村“拆、种、建、管、育”5方面工作要点、评价办法,稳步推进“1+10”和“3+26”典型镇村梯队建设,春湾镇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初见成效,建成全省首个结合天然溶洞打造的美丽圩镇客厅。

大抓县城建设,让公共服务优起来。扎实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广湛高铁阳春段、阳信高速阳春段等项目全面提速,建成百越池桥等项目,形成市区两江三岸品质空间片区重要节点规划设计成果;提升教育水平,2024年建成阳江市阳春高新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项目,新增中职学位2000个、公办学位2280个;提升医疗水平,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通过省验收,阳春市中医院被评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迁建项目动工建设,春湾中心卫生院上榜“2023年度中国乡镇卫生院综合竞争力榜单500强”;提升治理水平,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实现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阳春市获颁2023年度平安广东建设最高奖“平安鼎”,马水镇入选中央社会工作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

■新思路

以“五聚焦”为重要抓手

争做典型

争当先进

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构建“5+2”工业产业体系,抓好“一园四区”建设;建强三支工作突击队,力争2025年签约协议项目超15个、投资总额超120亿元;推动“三大生态产业”发展,推动岭南生态康养谷项目建成,加快星宝坚果加工中心二期、鳜鱼现代农业产业“补改投”试点项目建设,突出发展“一药一果一鱼”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推动凌霄岩风景区升级改造,举办鸡笼顶越野赛、集成式户外运动嘉年华等赛事活动,打造“春赏花、夏摘果、秋观稻、冬泡泉”的四季全域旅游模式;发展生态康养业,推进圭岗温泉、阳春市中健瑞祥康养小镇等项目建设,擦亮“岭南生态康养胜地”名片。

聚焦提升县城承载力。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申报省2025年试点,力促广湛高铁阳春段、阳信高速阳春段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启动漠阳江两江三岸品质空间提升项目,持续推动春湾镇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高标准培育建设第三批“8+39”典型镇村;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创新建设广东省阳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推动阳春市第三中学迁建工程等项目建设,力争所有镇城乡教育共同体覆盖率达100%;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深化阳春市中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组建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力促阳春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阳春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聚焦城乡环境提升。发动央企、国企全面参与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加速提升4条和新建5条风貌示范带,加强沿线产业培育,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全力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全面落实“1+3+8+N”工作机制,实施镇域、村域和路域整治“三步齐走”,高效推进“六乱”整治、危破房整治等重点工作。

聚焦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活用农村综合改革“四种模式”,打造更多村集体收入超100万元的经济强村;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开展阳春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回引计划,实施阳春市百名“新农人”培育计划;加快推进其他重点改革,纵深推进春城街道、春湾镇“扁平化管理试点”,建强“一基金三中心”和市属国企。

聚焦群策群力。坚持推动多方参与,加强珠海市香洲区“反向飞地”双招双引;谋划央企助力项目不少于20个、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项目15个以上;坚持比学赶超,在11月举行“百千万工程”镇村擂台赛决赛,力促17个镇(街道)全力谋发展、抓落实、拼成效。

统筹:黄韬炜 罗超静 陆祖河 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