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技术被国际认可!专门对付这种最爱缠上育龄女性的肿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4 09:5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茜 通讯员 谢蕊

“肚子坠胀、月经量多到贫血,跑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敢做手术。”42 岁的张女士(化名)被子宫里的 “麻烦”折磨了大半年,直到遇见浙大四院妇科的赵小峰主任,才终于摆脱了困扰。

张女士的问题出在“子宫黏膜下肌瘤”——这是一种长在子宫腔内的肌瘤,会导致月经紊乱、腹痛,严重时还会影响怀孕。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她的肌瘤已经有7厘米大,情况十分棘手,建议转诊上级医院。

来到浙大四院妇科,B超检查进一步明确:肌瘤实际有76.3*32.8*34mm,比预想的更大。赵小峰主任采用浙大四院妇科新发展的“全冷刀宫腔镜技术”。整个手术只用了23分钟,术中没有明显出血,而且用的是全麻不插管的方式。手术次日张女士就顺利出院了,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复查B超时肌瘤也不见了。

作为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好发于30~50岁女性,在育龄期妇女中患病率高达25%。但这可能还不是最准确的数据,因为很多情况下,子宫肌瘤是没有症状的,所以其真实发生率可能远高于临床报道。

虽然大部分子宫肌瘤无需治疗,可以和人长期共存。但已经出现症状的子宫肌瘤疾病,一旦危及人体健康,仍需要积极治疗。

对于子宫肌瘤切除,传统的宫腔镜手术(俗称“电切”),主要靠电流产生的热量切除肌瘤。但这种手术方式有个麻烦:电流可能会损伤周围的子宫内膜(也就是子宫里的 “土壤”),如果肌瘤大一点,手术时间长,还可能增加子宫穿孔、大出血、肺水肿等风险。近年来国外也发展了宫内刨削冷刀系统,但是对于较大较硬的肌瘤仍存在难度,也容易发生过量液体吸收而引起并发症,另外器械设备也比较昂贵。

浙大四院的“全冷刀宫腔镜技术”相较于传统技术具备显而易见的优势——不用电,靠特制的冷刀器械直接操作。就像用精准的 “微型剪刀” 和 “抓钳”,在宫腔镜的辅助下把肌瘤直接或者分次取出来。

新技术的应用让女性患者避免电损伤,最大程度保护子宫内膜,对想怀孕的女性更加友好。手术出血少,安全性高,降低了手术风险;创伤小、恢复快,像张女士这样的案例,大多手术当日或次日就可以出院。另外成本相对更低,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医院供图

日前,浙大四院妇科这项广受关注的“全冷刀宫腔镜手术”相关科研论文,在知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 Obstetrics》上成功发表。

该研究论文总结了浙大四院使用全冷刀宫腔镜技术切除0型及1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新技术,获得了审稿人的高度评价。经查阅文献,该研究是目前公开发表的使用该技术的最大病例数研究报告,充分彰显了浙大四院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浙大四院妇科已经基本上摒弃了传统宫腔镜电切技术。基于子宫解剖及病理生理发展的全冷刀宫腔镜技术能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子宫内膜息肉、流产后残留、纵隔子宫(一种子宫畸形)、宫腔粘连(可能导致不孕),还有各种比张女士更复杂的黏膜下肌瘤,都能用它来治疗。

“很多患者因为怕手术创伤大、恢复慢,拖着不治疗,最后小问题拖成大麻烦。现在有了全冷刀技术,能精准解决问题,又能让患者少遭罪。”赵小峰主任表示,该项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广大妇科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医院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