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宛城区仲景街道:“送学上门”让党员教育“一个不掉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20:1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孟向东通讯员 董何言 闫燃燃

党员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员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近日,宛城区仲景街道党工委始终将党员教育工作置于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位置,着力构建“街道统筹—社区落实—网格覆盖”三级工作体系,指导各社区立足实际创新学习方式。陈棚社区党聚焦流动党员“联系难”、高龄党员“行动难”等现实问题,率先探索“送学上门”服务模式,以精准化、个性化举措有效破解特殊群体党员教育难题,为全街道党员教育工作创新提供了有益探索。

据了解,今年来宛城区仲景街道陈棚社区党委建立“1+N”结对帮扶机制,由仲景街道党委副书记带领送学小分队,针对流动党员采取“线上推送”模式,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对年老体弱党员实施定期上门送学服务。活动开展以来,累计走访党员家庭13户次,建立动态跟踪档案20余份。

在行动不便的老党员李军家中,宛城区仲景街道社区党委副书记张海洋正为其讲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点。老人逐字逐句研读学习手册,不时在重点处画圈标注。“组织把学习资料送到家里,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解读都做成大字版,这样的贴心服务让我们老同志倍感温暖。”李军说道。针对部分高龄党员视力不佳的情况,社区特别制作音频学习包,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可听可感”的生动教材。

宛城区仲景街道社区利用学习强国APP、微信群等载体打造“指尖课堂”,构建起“24小时在线”的学习阵地。流动党员通过每月参加线上主题党日活动,真正实现了“离乡不离党”。

通过“送学上门”活动,宛城区仲景街道社区党委既解决了特殊群体党员的学习难题,更搭建起党群连心桥。张海洋说:“每次送学都是一次民情走访,我们同步收集党员对社区发展的建议5条,推动解决老旧小区改造等实际问题3件。”下一步,社区将探索“以老带新”传帮带模式,组织年轻党员与老党员结对共学,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这种“因人施策、精准滴灌”的教育模式,真正实现了党员教育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转变。为巩固成效,仲景街道陈棚社区党委计划建立“双向培育”机制,既安排青年党员担任“学习助理”协助老党员掌握数字工具,又组织老党员开展“红色家史”口述史征集,实现经验传承与技能提升双赢。

下一步,宛城区仲景街道将以党员教育全覆盖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计划在辖区9个社区党组织全面推行“学习积分制”,把参与组织生活、提出合理建议等情况纳入积分管理,积分可兑换社区服务或书籍资料,形成“学习-实践-激励”良性循环。通过制度创新与科技赋能,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的党员教育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