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魏 郭歌
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在郑州市举行。24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非遗展区的中医药摊位人气十足,中外嘉宾排起长队,体验中医把脉。
“It’s great!(太棒了)”科威特驻华大使贾西姆·纳吉姆首次体验中医,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中医文化太神奇了,我想在中国多待些时间,继续探索这儿的美丽文化。”
中医药植根于广袤的中华大地,承载中华文化基因,凝练着生命智慧,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区前,德籍中医无名神情专注问诊,在英语和汉语间无缝切换。这名“95后”德国小伙,因热爱中医,来中国留学学习中医药文化。不光针灸、推拿不在话下,他还会说一口地道的河南话,一天下来,他问诊了70多名中外嘉宾。
“河南历史源远流长,很多国外的中医爱好者特别愿意来河南。”无名说,在求学的日子里,中国文化也在无形中滋养了他。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召开期间,非遗以特有的展示方式,架起了中外交流的桥梁。线香制作、孟津剪纸、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唐三彩、汝瓷等河南非遗摊位成热门打卡点;少林功夫、太极拳、宝丰魔术等非遗展演,吸引参会嘉宾驻足欣赏,拍手叫好。
钧瓷摊位前,吉尔吉斯斯坦奥伊奥尔多专家倡议中心主任伊戈尔·舍斯塔科夫对钧瓷茶具爱不释手:“回去后,我要将钧瓷茶具推荐给朋友,虽然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相隔甚远,但在这里,我了解到更多中国文化,感觉两国的距离都被拉近了。非常感谢本次峰会,让人们能在文化上联结起来。”(图片来源: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