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银行间债券市场“科技板”上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21:01:00    
5月9日下午2:30分,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人头攒动,科技创新债券上线暨集中路演活动(以下简称“活动”)正在此举行,新希望、西科控股等8家发行人面向现场几十家投资机构开展了一场集中路演。随着“科创未来 金融护航”的蓝色横幅缓缓拉开,至此,银行间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上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公告〔2025〕8号)。

银行间债券市场随即响应。5月7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 构建债市“科技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出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反响热烈,多家机构积极参与注册发行。

以科技创新债券为桥梁
推动更多金融活水涌向创新高地

当前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180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科技创新债券的推出不仅是市场的一次重要创新,也是加快我国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的一次关键机遇。”在活动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曹媛媛关于各市场主体参与科技创新债券提出了四点倡议。

她表示,第一,发行主体要用好用足募集资金,聚焦国家科技战略需要,加大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和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第二,投资主体对科技创新债券要树立长期的价值投资理念,积极参与市场投资与交易,提高科技创新债券交易活跃度,共享科技红利。第三,希望中介机构结合科技创新企业的独特融资特点,设计出更匹配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需求的债券产品,提升对科技创新企业全周期、全生命链的金融服务。第四,希望自律组织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与风险监测,确保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贯穿科技创新债券的始终。

“科技创新是‘没有终点的长跑’,金融支持更需要持之以恒。未来希望以科技创新债券为桥梁,推动更多的金融活水涌向创新高地,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金融力量。”曹媛媛说。

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包香明在活动发言环节介绍,截至目前,首批36单科技创新债券已公告发行规模210亿元,既包括京东方、科大讯飞等22家科技型企业,也包括元禾控股、鲁信创投等14家股权投资机构。其中,9家为民营企业,发行规模63亿元,项目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10个省市,行业涉及集成电路、智算中心、新材料等多个前沿新兴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有10余家发行主体引入多元化增信措施,充分发挥政策性工具与市场化增信合力,创新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机制。东方富海、中科创星、毅达资本等股权投资机构积极探索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这一新型政策性支持工具。应流机电借助“第二支箭”首次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拓宽了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助力蔚能电池,通过资产支持票据盘活科技型企业存量资产。此外,西科控股、鲁信创投等引入金融机构创设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进行增信,中金环境、无锡创投由母公司提供担保,共同为企业融资提供坚实保障。

包香明表示,交易商协会将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全力做好债券市场“科技板”配套制度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培训推广等工作。

各方踊跃参与、献策
实现科技与金融的“双向奔赴”

在活动现场,《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参与银行间市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的企业方。

“目前我们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的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即将进入到实质性注册发行阶段。特别期待和欢迎中介机构以及投资人的关注,能够尽快完成本轮融资。”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兼CFO段大为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高科技企业,科大讯飞过往在债券市场融资参与度相对偏低,期待通过这次发行能开一个好头,为未来科技型企业更好利用债务市场支持企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交易所与银行间市场在投资人结构、债券品种等方面各具特点,此次科技创新债券推出,相较此前发债规模更大、期限更长、成本更低,且在募集资金用途方面更加灵活。对发行人而言,可以基于市场化需求在两个市场间进行自由选择,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市场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东方富海创始人、董事长陈玮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本次债券发行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交易商协会、中债增进等多方的大力支持,通过主管部门的精准施策与专业机构的深度赋能,发债期限与基金期限匹配度较高而且成本较低,有效破解了创投机构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偏高等结构性难题,彰显了国家以耐心资本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定力。

“本次科技创新债券的推出,为创投行业健全资本长效供给机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提供了可复制范式。”关于募资投向上,陈玮表示,会倾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可以解决民生、“卡脖子”问题等方面。

除发行主体外,各市场机构也是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通知》明确,鼓励各类市场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债券承销、做市、投资力度,设置科技创新债券专项主承销商。

“科技创新债券的推出,标志着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从工具创新迈向体系化突破。”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中信银行投资银行部、科技金融中心总经理匡彦华看来,迈入成长期和成熟期的科技型企业商业扩张与资金需求共振提升,债市资金兼具规模化、成本低、久期长等鲜明特征,与此发展阶段的主体更相适配。短期来看,科技创新债券的政策优化和发行扩容,既为优质科技主体点亮了“聚光灯”,也为债市资金流向科技领域启动了“直通车”。从更长远的视角审视,债市“科技板”为科技型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提供了一项新选择,能够进一步激发多元化金融资本对于“科技”的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

“科技创新债券在资金用途上进一步突破传统债权限制,允许通过直接投资及各类基金出资的方式投向产业链上下游初创企业,支持高成长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形成‘以债育股、以股促链’的生态循环。”中信证券相关负责人认为,科技创新债券开辟了通过债券市场参与前沿技术价值成长的新路径,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配置选择,实现科技与金融的“双向奔赴”。





图片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张弛
编辑:刘能静
邮箱:f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