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给予救人学生补考机会:公平没那么容易“滑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7 20:31:00    

□李天乐(复旦大学)

近日,烟台一位姜姓学生因救助突发心梗的同学错过职教语文高考,引发关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在5月14日发布消息,“当地教育招生考试单位和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核实情况属实。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将按照规定程序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姜某参加考试。”

姜同学熟练的救助技巧与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了一致称赞,但“错过高考能否给予补考”却引发大量争议。结合近期曝光的学术不端事件,公众对教育公平愈发重视,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真正的公平不会因滑坡谬误轻易瓦解。

高道德水平值得褒奖,但出于客观性考量,人才选拔的评判标准仍是可量化的学业或技术能力。因此,若给予姜同学加分甚至破格录取,有损公平,并不合适。然而,给予姜同学补考的机会,既是对其本人努力成果的尊重,也不会损害高考制度的公平性,是合情合理的处置方式。

考生个人状态造成的成绩波动,确实应由本人承担。但若在重要考试中遭遇不可抗力因素,备用卷制度的兜底机制不应成为摆设。况且,备用卷按照同样的保密标准管理,未经公开,且难度与原卷相近,何以构成对其他考生的不公平?姜同学“多出来的复习时间”,又是否能弥补这一事件带给他的心理冲击?

还有部分声音认为,开此先例会导致“考前救人”成为一项可复制的产业,被想要延后考试的学生利用,这属于典型的滑坡谬误。

首先,启用考试副题补考本就属于少数的极端案例,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钻的空子。本次事件中,姜同学见义勇为的全过程被行车记录仪清晰地记录了下来,能经受得住公众的审视。想要“复制”的人,即使能骗过自己的良心,又能否天衣无缝地逃过群众雪亮的眼睛?

另外,因自然灾害以外的原因导致的高考个人补考,并非没有先例。2014年江西宜春的两位“夺刀少年”,以及2015年海南儋州阻止歹徒抢劫被砍伤的韦同学,都获得了补考机会,得以继续深造。多年过去,人们记住的是同学们英勇无畏的精神,“自导自演好人好事”来延后考试的情况,却并不如某些人预测的那样成为一项“显学”。

况且,补考是出于对见义勇为者宝贵青春年华的尊重,并不会造成成绩的飞跃式提高。面对单一监考老师的压力与社会舆论的关注,对于考生本身反而是不小的考验。

要确保高考的公平,从来不是靠牺牲正义的个体来彰显程序正义,而应积极弥补制度的其他漏洞。与其把审视的目光对准善良的普通人,更应该去曝光、去声讨那些用更具隐蔽性与危害性的方式谋求不正当利益的作弊者,也请给见义勇为的人们多一些善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