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是经济的血脉,货运司机是物流行业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各种货运平台的兴起,货运司机的从业门槛降低,但面临着运费暴跌、成本飙升、平台抽成等多种生存压力。
如今,这些货运司机的生存现状如何?记者连日深入多个物流与建材市场,倾听他们眼中的“数字算法”,被谁“收割”?
4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岛好一家国际家居市场,58岁的货运司机老吴正在“靠活”,与一旁的货拉拉车主刘龙交谈着,而他们主要做青岛市内的短途运输,如搬家、配送建材、送货等。
由于货运平台有抽成,各种算法较复杂,老吴果断放弃使用平台,一直选用最传统的方式“靠活”,但接单效果明显低于跑货运平台的司机。
“运费腰斩,原来4元/公里,1000公里有4000块钱,现在跑1000公里的活,基本上每公里一块七八。”已经跑了9年货拉拉的刘龙告诉记者,自己的收入已经下降四成。近几年一些货运平台推出了多种模式的订单,订单类型比较复杂,以前是平台定价,现在有货主定一口价,不包含任何高速费的,还有议价单由司机去跟货主协商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平台算法明显偏向客户,司机议价权低。
司机装车准备运输。
“以前发出订单,在平台上挂半天才有人接,现在出来一个订单基本上有四五十人在抢单。”刘龙说,这一单到底派给谁,最后那个司机很可能是贴钱跑。
“不可能有比平台更低的价格,因为已经没有利润了。”刘龙跟记者计算,1万元的订单,4米2的货车车型,收费基本上是2元/公里,就得跑四五千公里。3000元的油费,再加上大约3000元的高速费,不算平台抽成,1万元收入最后能剩4000元,要跑将近5000公里,合着一公里能挣一块钱,跑得越远,单价越低。例如13米的半挂车,月供过万元,司机至少需跑10趟才能回本。
对比之下,刘龙选择专跑中短途长途,因为同城的货运现在竞争比较大,不一定每天都能接到单,有时候可能一天都接不到单,面对赔钱的单,也难做抉择。
“现在跑得再多,也跑不过平台算法。”刘龙跟自己调侃,十年前,货运司机还是令人羡慕的“高薪蓝领”,一人养活全家,月入过万是常态。然而,如今油价、保险、轮胎等成本上涨,恶性竞争之下,收入骤减。
随后记者来到富安家家居建材广场,有六辆货车停在路边“靠活”,货运司机韩征正在跟客户核对货物数量,准备送往即墨。韩征告诉记者,他此趟运费为350块钱,去掉高速费与油费,自己到手240块钱左右,而这240块钱还包含自己的搬运费用。送完货后,找不到回程订单,只能空车返回,燃油成本占货运司机支出的30%到50%。
富安家家居建材市场内一名司机正在卸货。
“我们肯定是哪个便宜选哪个,节省成本。”建材市场店主告诉记者,为了争取客源,他们基本上都是包配送,因此配送费要从利润中扣除。
记者比较发现,现在各种大小货运平台有二十多家,主要为快狗打车、货拉拉、运满满、滴滴货运等。
“原来用户觉得叫货拉拉挺贵,选择自己开车去拉,现在价钱降低,愿选货拉拉配送,有时只拉一两箱货,也能送到门口。” 韩征解释,单量比以前会多一些,但单价降低。韩征介绍,现在他不只跑货拉拉,需要多平台一起接单跑,有些平台还会通过“竞价模式”压低运费,自己不得不接受低价单,或者是返程空跑才能抢到生意。
等待靠活的货运车
有业内人士指出,货运平台的盈利密码,藏在“会员制”和“佣金制”的双重收割中。
记者看到,同样在高科园装饰城西门,也有六七辆“靠活”的货车。
“会员是入场挣钱的身份,不开会员可能连单都抢不到。”在记者的走访中,多位受访司机告诉记者,现在平台抽成、信息费、会员费等都是跑运输的成本,缴纳会员费金额不一样,随之抽成比例也是不一样的,基本上是“动态定价”,因为平台未充分说明会员体系对收入影响的真实数据,所以即便是司机难以评估充值回报,也没有其他选择。
“交的会员费越便宜,相应抽成越高,最高的抽成是11%。”刘龙跟记者解释,他的车型是4米2的平板车,每月交499元的会员费,年会员费近6000元,这样订单抽成为5%,而一百多元会员费的订单平台抽成比例通常是11%,不交会员费就是抽成15%,有9成以上司机都会在每个月交纳会员费。
也就是说,等级越高抽佣越低,有平台的白银会员月费350元,每单抽佣15%;黄金会员550元,抽佣8%,宣传“黄金会员收益提升30%”,实际价格包含基础车费上涨、高峰时段限制等变量因素。
富安家家居建材广场靠活的货运车
“佣金实时变换,跑前跑后不一样。”有司机向记者解释,即便充值会员,平台还会根据订单供需动态调整抽佣比例。特别是“自动降抽佣算法”表示让利司机,实际却会出现“特惠顺路单”“多因素计费”等规则来给司机压价。遇到导航距离与实际路线偏差大,司机跑完要贴油费,已经失去合理的利润空间。
很多货运司机也交流过,新手司机、高等级会员、安装了平台监控设备的车辆会被优先派单。若有老司机断供不充值,等单时间从半小时拉长到两小时,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对平台依赖性过大!客户临时提要求,如搬货上楼、临时改地址也要满足,一吨半卸货才给30块钱;运送有时效,还不愿意给过路费的;明明需要叉车装卸,还不备注,车门坏了没人陪。”刘龙表示,如今客户大部分选择平台叫车,所以“靠活”的方式很少能接到单,因平台更注重客户体验,司机若拒单或议价,可能被降权或者差评,影响后续接单,因此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干。
记者了解到,某头部平台超50%收入来自司机,已多次被监管部门约谈。由于交通运输部已叫停平台诱导低价竞争,也有部分平台进行信息费减免,但对于如何真正落实抽成比例限制和保护司机权益,很多货运司机只能持观望态度。
资料显示,近年来,货运行业人数从3000万锐减至1800万,有人退行,也有人不断入行。
“新手跑货拉拉很多,特别是那些新能源货车,基本上都是以前没有从事过这行业的人。”刘龙明显发现,跑货运的车增多了,因为平台对加入车辆没有数量限制。
“买完车后,订单也就‘飞’了,就是散养模式,根本没有合作这一说。”刘龙告诉记者,很多货车车商销售打着包货源与货拉拉合作的幌子去卖车,但实际货拉拉跟他们并没有合作,基本上都是网上招聘司机的方式,显示月薪八千到一万,声称有固定专线和固定货源,买车后带司机注册货拉拉去跑,而之前承诺的会员保底收入多少,根本无法兑现,现在买一辆电货车分期的话,三年还完将近14万,新手司机也只能自己找单还分期,甚至有人贷款买车后“越干越穷”。
“招聘网站一打开,一天两趟,一趟三百的,优先让买车,买不到车就让租车,最后盈亏自负租金一份少不了,而退车又面临违约金,表面说承包货源,实际上还要司机自己去接单,也就是说,一边挣你的接单费,一边挣你的租金。”从事二手车生意的顾经理告诉记者,这几年来经他手的二手货车交易不在少数,也有很多车主反映过此行业现象。他提醒,新手切勿盲目贷款买车,仔细核算成本再决定是否全职跑货运。
富安家家居建材市场一名货拉拉司机正在装货。
4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崂山某商圈,三辆厢式物流专车正在卸货,司机小刘告诉记者,他专跑物流公司的订单,不接平台订单。
“其实这种盈利是有矛盾,最后都转嫁在司机和用户身上。”小刘为记者分析,货运平台既要靠司机收会员费和抽成赚钱,又要用低价吸引用户,这种算法越来越矛盾。虽说现有新能源转型,燃气车、电货车可降低燃料成本, 但“价格战”太激烈,所以他选择退出平台。他认为,建设智能物流系统,通过科学路径规划减少空驶率,优化订单,这才是真正用技术来为货运司机降本增效。
“我从来不用平台,还是靠老客户订单。”来青岛30年的老李,在货运巅峰时年收入二十万,老李告诉记者,很多老司机选择抱团取暖,选用组成小型车队的方式,来共享订单资源,特别是回程订单,降低空跑率,提高议价空间。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想办法多渠道接单啊。”老李说,很多货运司机为了提高收入,都是连跑车加搬运一体收费,这样让客户觉得更有性价比,因此他一直是做线下合作、跟进一些装饰城客户直单,减少对平台的依赖。也有部分司机转行做外卖、快递,或回老家找其他工作。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货运行业将迎来重新“洗牌”,只有通过技术、政策与行业协作的合力,才能推动这场重构走向新生,让货运司机的每一公里都跑得有尊严。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钟迎雪)